中国化工机械网讯:一面是技术开发和项目投资一派红火,另一面是无一家工厂转入商业化运营。针对产业化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技术问题,*明确提出—— 煤制乙二醇眼下正在遭遇“茁壮的苦恼”。
国内煤制乙二醇样板项目因在工程缩放中经常出现问题无法如期达产,一些企业由此对煤制乙二醇技术的可行性心存顾虑。日前在杭州举行的第二届煤制乙二醇技术经济研讨会上,多位*指出,新兴技术在产业化进程中遇上问题*长时间,当前*最重要的是以科学态度耐心面临。发展煤制乙二醇切忌盲目波澜,工程缩放力求稳健,对产业化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技术和催化剂问题,必需持续创意实行二次研制成功。
作为现代煤化工的重点方向之一,煤制乙二醇在2009年初列为国家石化产业调整和大力发展规划。目前中国已沦为全球*大的乙二醇消费市场,为转变乙二醇生产单一的石化路线和70%倚赖进口的局面,国内引发了一股煤制乙二醇的研发投资热。
中环线的煤制乙二醇项目多达20个,总生产能力近500万吨。 目前受到业界注目的煤制乙二醇项目有:使用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自律技术的通辽金煤20万吨级项目,使用华东理工大学技术的安徽淮安与上海浦景合作的千吨级中试项目,利用天津大学自律研发的CO气相催化剂偶联氢化技术的山东万吨级中试项目,使用华谊集团上海焦化自律技术的1500吨级中试项目,*利用工艺尾气制乙二醇的山东华鲁恒生5万吨级项目,使用日本宇部技术、低化学与东华工程科技参予的浙江台州1500吨中试项目等。除了通辽金煤列为国家工业样板项目外,其他项目多为使用自律技术的中试装置,其背后都有“20万吨、30万吨、40万吨生产能力”的雄心勃勃的发展规划。 工程缩放需慎之又慎 然而,煤制乙二醇工程缩放或面对一定风险,从千吨级、万吨级的中试缩放到10万吨级、20万吨级,其工艺、工程,特别是在是催化剂皆有可能遇上新的问题。
如通辽金煤20万吨项目自2009年12月切断流程生产量合格产品后,到目前为止仍然正处于调整、排查的试生产阶段。去年生产能力只超过50%,今年未来将会提升到70%。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项目长年不达产?*分析主要是催化剂问题。
中科院福建物研所副所长姚元根认为,在产业化中该装置用于的是第一代催化剂,由于生产能力缩放,催化剂功效得到充分发挥。目前他们正在全力改良,已研发的三款第二代催化剂转入中试阶段。
“工程缩放必需慎之又慎,对创意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我们必需持续创意展开研制成功。”专门从事煤制乙二醇科研工作20年的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马新宾向记者讲了他的体会。“目前许多企业迫切需要乙二醇技术,但作为科研工作者无法操之过急,必需坚决‘稳健、可信第一’,对小试、中试中的数据反复计算,遇上问题就要再行做到试验,*后再行与先进设备的工程设计单位合作,研发*好、*限于的工艺软件包交付给用户。
” 合作有序回避技术风险 有*明确提出,国家发改委2011年第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目录》一并20万吨以上规模合成气制乙二醇作为鼓励类石化化工项目。这是最重要的发展原则,但绝不能因此一哄而上。
对当前国内热钱涌进经常出现煤制乙二醇投资短路问题,亚化咨询公司总经理夏磊回应,国内煤制乙二醇的规模化发展另有一段较长的路要回头。现在一些企业的“代价”是可以解读的,但必需防止颓废和急于求成。 夏磊和马新宾指出:目前国内众多院所、高校和企业都在自律研发煤制乙二醇技术路线,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之势,但每个技术都有一定局限性。
两位*建议尽早创建国内乙二醇技术合作平台。凡今后新的上项目,*好由政府部门联合,请求权威*展开审定,以增进项目取长补短,至贤至臻。同时,政府主管部门也不应完备知识产权制度,增大对知识产权的维护力度,为技术开发的多方有序共赢获取较好的合作环境,从而增进技术变革和产业发展。
只有通过投资方、技术方和设计单位等的多输掉合作,才能*大程度回避风险,增进新兴产业的健康成长。
本文来源:亚博全站APP官网登录-www.nuobo-water.com